內容來自sina新聞

地方債務風險能否軟著陸需健全地方稅體系



??地方債務風險能否軟著陸?



??地方試點自主發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今年以來,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改革措施不斷。然而,一面是經濟增速趨緩的嚴峻形勢,一面是多年累積的債務負擔,各項改革措施能否推動地方債務風險實現軟著陸?



??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超過10萬億元。隨著地方政府債務的不斷累積,不少人擔憂地方債風險可能會引發“中國版歐債危機”。地方債務風險能實現“軟著陸”嗎?



??從風險角度看,地方政府債務還沒到不可控的地步。中央與地方政府加在一起的債務率不高,與出現政府債務危機的國傢相比還很低。



??從政府性債務與政府資產的對應關系上看,我國政府性債務主要用於市政建設、交通運輸、保障性住房、農林水利等領域,形成瞭大量與債務相對應的優質資產作為償債保障。



??盡管當前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但這並非化解地方債務無法逾越的障礙。中信證券(25.47, 0.76, 3.08%)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博明認為,中國經濟從以往註重總量和速度轉為註重結構和質量,並且取得瞭初步的成果——過剩產能逐步壓縮,新產業快速增長。地方債風險總體可控。



??專傢認為,通過債務期限合理調整,比如借新還舊,可以使債務鏈不斷。隨著期限的拉長,財政支付能力在不斷提高,債務可以回到一個安全水平。這將是一個時間換空間的過程。如果這個過程處理得好,不可能發生系統性的政府債務危機。



??需健全地方稅體系



??地方財政失衡問題由來已久,解決起來也絕非一日之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茉楠[微博]說,政府債務不僅僅是發展中國傢面臨的問題,即使是美、日等發達國傢,也面臨巨大的赤字壓力。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除瞭加強外部約束監督,規范發債流程外,還應進一步解決地方債產生的根源問題。



??張茉楠說,地方財權與事權的非對稱性和不平衡發展,使地方政府長期面對資金缺口,是地方債務形成的重要原因。僅僅是規范發債流程、加強監督還不能完全遏制地方債務風險,未來,還應進一步理順地方事權財權,重新定位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



??素有“經濟憲法”之稱的預算法今年完成瞭20年來的首次大修,並將於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預算法第35條和第94條,從舉債主體、用途、規模、方式、監督制約機制和法律責任等多方面做瞭規定,從法律上解決瞭地方政府債務怎麼借、怎麼管、怎麼還等問題。



??目前,全球許多國傢的地方收入大致等於或者略高於地方支出,體現出收支對等的原則。因此,化解一系列風險還需要健全地方稅體系,通過改革和完善已有稅種以及開征某些新稅種來填補目前地方稅種的缺位,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同時,重新劃分市場和政府的邊界,規范房屋信貸信貸房貸信貸房貸地方事權。最終實現財權與事權匹配。

台新房屋信貸利率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裝著走的移動樓書--樂居廣州買房_微房產(微信號:gzkanfang)官方微信服務號,為各位廣州街坊提供最新、最全面的樓盤資訊服務,包括新盤營銷信息、折扣優惠,另外還定期免費提供專業線下實地看房接送服務。掃描二維碼立即關註,獲取更全面、更專業、更優惠的買房信息。



新聞來源http://gz.house.sina.com.cn/news/2014-12-14/0858594969859768692002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